集团要闻

【盘点577·推动高质量发展】淮北矿业集团科技创新赋能蓄势未来

日期:2024-12-06    作者:     

向新而行 澎湃活力

——淮北矿业集团科技创新赋能蓄势未来

12月份已是冬天,淮北矿业集团却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赋能的热潮。

刚刚过去的11月份,集团获评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,并再次蝉联2024安徽百强企业榜单前十;8项成果获评2024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。

新动能铿锵有力

2024年,集团聚焦“323”短板攻关,大力实施主体技术创新,强化产业创新,着力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,科技强企步伐铿锵有力。

“323”短板攻关不断升级、成效显著。2024年成功实施的“跟顶掘、沿底采”综放工艺,相比传统煤顶下掘进单进效率提升45%以上,具有“掘得快、支得住、采得多、效果好”优势,为淮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提供了全新的生产工艺选择。

“被誉为大国重器、井下航母的盾构机,不仅在淮北矿区深井‘上山’‘下山’‘不挑路’,硬软岩‘通吃’‘不忌口’,还能‘厘米级’拐弯‘不迷路’。”5月份,“淮盾7号”在孙疃矿“大角度连续拐弯”首战成功,拐弯弧长302米、曲率半径90米、拐弯角度192度,创国内首例。10月份,“淮盾9号”在神源煤化工实现岩巷进尺508米,刷新了淮北矿区最高月单进纪录。

大国重器盾构机屡创集团煤矿单进纪录。(王 莽 摄)

新项目蓬勃发力

“‘把煤变成乙醇’——这个原本‘天方夜谭’般的神话,在淮北矿业集团变成现实,而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量产。”6月份,煤制乙醇项目在该集团稳定生产,9月份达到设计产能,多次被中央电视台、人民网、新华网等国内主流媒体重点报道。


碳鑫科技公司煤制乙醇项目稳定生产。 (闫 旭 摄)

化工产业聚焦转型升级,坚持高端化、多元化、低碳化发展,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、材料、终端产品转变,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大型能源化工集团。

“我们年产6万吨三氯氢硅项目7月底产出合格产品;年产12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9月底试车,年内产出PBAT产品;电子新材料项目6月底开工,正在加快建设力争早日投料试车。”华塑股份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路明说。


华塑股份公司PBAT项目试车投产。(张洋洋 摄)

新技术迸发活力

10月底,紫朔环境公司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,使“呵护蓝天、绿色发展”的步履更加坚实。截至发稿时,集团已累计建成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累计建成76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,年内新建成的1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在百米井下澎湃着新的旺盛活力。


紫朔环境公司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。(乔时庆 摄)

在各类创新成果、科技成果有效转化、加速转换的创新生态下,“顶天立地”的高新科技正在淮北矿业集团不断转化为“铺天盖地”的新质生产力。

科技创新赋能正大步流星,蓄势未来。

转发自淮北矿业网站